渐行渐远!青岛追不上宁波了_米乐m6网页版|米乐官网体育|米乐体育直播app下载
首页 > 案例展示

渐行渐远!青岛追不上宁波了

来源:米乐m6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5-07-02 18:01:15

  青岛是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宁波:宁波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学技术创新高地、全国航运物流中心、“一带一路”港航合作重要节点城市等功能。

  在中心城市定位上,青岛的前缀是“沿海重要的”,宁波的前缀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青岛略胜一筹。

  而在功能定位上,先进制造业基地,青岛的前缀是“北方”,宁波的前缀是“全国”,宁波扳回一局。

  过去几十年里,青岛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力压宁波,尤其是民国时期,青岛可谓风光无限。

  民国时期,因为出色的纺织工业,与上海和天津合称为“上青天”,地位堪比如今的“北上深”。

  1949年,青岛的GDP位列全国第五,比武汉、广州、北京都要强。然而,2010年之后,青岛却彻底掉出了前十。

  从两座城市的数据对比来看,1996年宁波超越青岛,但仅超越了三年,2000年青岛反超宁波,但期间青岛并未甩开宁波,差距最大时,也只有363.22亿元。

  2016年宁波反超青岛,并在之后逐渐拉大差距,最终甩开了青岛。2024年,宁波GDP领先青岛1428.44亿元。

  曾经的青岛,是中国最早开启工业化的城市之一,青岛抓住了历史机遇,创造过“上青天”的辉煌,培育出了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五朵金花”,工业一直都是青岛的靓丽名片,更撑起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与跃迁。

  数据显示,1978年青岛的第二产业(广义工业)占比高达52.5%,之后随全国服务业兴起,第二产业有过适当下降。

  2010年,青岛第二产业占比仍有46.4%,而2023年下降至33.4%。

  脱实向虚过快,致使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利润下滑,不仅影响了青岛过去十年的城市竞争力(GDP排名下滑),还削弱了未来城市竞争的底气。

  从全球来看,适当缩减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确有利于城市的产业升级,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如果过度追求第三产业,放弃第二产业,则是舍本逐末。

  制造业是服务业基石,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否则第三产业便是空中楼阁。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确都是依靠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但是,他们不是不在乎制造业,只是将第二产业迁移到了成本更低的亚洲地区。他们国内负责创新、负责设计,最终的生产放在了其他国家。

  这些国家仍拥有强大的工业技术与科学技术实力,他们不是不追求工业,而是转移了“制造环节”,与之匹配的内容仍在。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例,掌握着品牌、设计、标准、专利、营销等等,只是将整个手机产业链上的“制造环节”转移到低成本国家而已。

  所以说,如果只看他们的产业占比数据,必然会被数据所误导。所以说,我们的城市,在追求第三产业的同时,必须始终紧握第二产业,才能步步为营。

  2024年青岛第二产业占比34.2%,宁波占比43.4%,宁波属于 占比合理下滑,广义工业在经济中占比仍接近一半。

  1,青岛、宁波之间的格局被打破。宁波在2017年顺利超越青岛,取代青岛在五大计划单列市第二城的席位。

  公众号“秦朔朋友圈”概括,看看今天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排名靠前的很多是代表着产业时代潮流的“新物种”——京东、阿里、腾讯、苏宁、小米、京东方、顺丰、百度、拼多多等等,但青岛入围的却依旧是一些旧面孔——海尔、海信,都是上世纪90年代培育出来的“老金花”。

  站在如今的视角下,对比宁波与青岛的工业与产业实力,青岛已经毫无招架之力了。

  2024年工业增加值,青岛为4283.5亿元,同期的宁波高达7066.8亿元。

  2024年宁波的规模以上工业营收高达26932.9亿元,位居全国第七。青岛2024数据未公布,2023年为13120.92亿元,只有宁波的一半。

  此外,按照工信部划分的41个工业大类,宁波总产值超过千亿的产业数量高达7个。

  和很多综合性企业不同,宁波的企业不是什么都要,而是专攻特长,领域极其细分与专业化。

  比如主攻汽车压铸件模具臻至机械,专注于光伏逆变器的锦浪科技,专注商用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总成的雪龙集团,主攻电动窗帘、电动卷帘门电机制造商的杜亚机电,聚焦信息通信用网格式电缆桥架的纬诚科技等等。

  宁波的精与专有多厉害?宁波308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中,主流产品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的有76家、世界前三的有171家、全国第一的有205家。

  简单举几个例子,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宁波一家公司生产的安卓手机镜头,市场份额占了全球的33%,相当于每3部安卓手机中,就有1个用的是他们的镜头;宁波一家公司制作智能窗帘电机,年销售额10亿多,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宁波一家公司给全球90%以上缝纫机整机厂配套旋梭,几十年只专注做这一种产品,核心生产设备都是自己研发制造,产量占了全球40%。

  正因如此,在工信部发布的前三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数排名中,宁波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在第四批次名单公布后,前四个批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数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京沪深。

  2023年公布的前五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数,宁波依旧以352家位居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苏州。

  产业对于城市重要性无以复加。城市的兴盛,必然是产业的兴盛。城市的衰弱,必然也是产业衰弱引发的。

  产业实力上的差距,让青岛与宁波渐行渐远,不仅在GDP上大幅落后,在很多关键指标上,也被宁波甩开。

  上面数据图能够正常的看到,除了人口和消费青岛略有优势外,其余都与宁波差距甚大。

  GDP青岛只有宁波的92%,人均GDP青岛是宁波的86%,财政收入青岛只有宁波的74.8%,青岛的个税只有宁波的50.4%,青岛的工业增加值只有宁波的60.6%,规上营收只有宁波的48.7%,资金总量只有宁波的78.3%,出口只有宁波的55.8%,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宁波的80%。

  面对经济排名不断下滑,面对宁波的超越与甩开,青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就提出, 在“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取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去年5月份青岛出台的《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到2025年,力争整车产量达到40万辆。

  2月,青岛半导体先进装备研发制造中心项目、青岛托普沃德芯片检测产业园项目、青岛墨氪功率芯片检验测试的项目同时开工。3月,富士康增资1亿元建设青岛新核芯高端封测项目。4月,中科仪(南通)半导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分公司开业。合肥贝斯兰湿法设备总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和科新微电子芯片设计总部项目正式签约。

  5月31日举行的“央企青岛西海岸行”活动中,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旗下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中科亿海微系统项目签约,主要是做智能冰柜控制芯片、新一代水声装备芯片研发销售业务。

  在深 圳,走访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天畅想集团;在上海,走访了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凯世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诚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智车(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在扬州,走访了晶通(高邮)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从行程安排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企业是此番走访考察的重点,尤其是集成电路,且目标指向也很明确:

  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引力度,吸引更加多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企业落地青岛。

  之所以集中在集成电路、科技公司,是因为集成电路与电子产业,已经被青岛市政府定调为青岛破局的关键。

  202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四部门联合发布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提出了新兴起的产业8个领域和未来产业9个领域:

  新兴产业8个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未来产业9个领域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

  这是中国能否实现科技强国的关键,也是决定未来城市沉浮的关键。未来谁能主导这些产业,谁便是王者。

  集成电路,便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一种。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

  集成电路,是中国能否突破卡脖子的技术之一。自从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央全力加注芯片技术攻关。

  5月末,青岛发布了《青岛市AI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文件提出的总目标是:

  2026年,我市AI产业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高能级算力与数据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海洋大模型与重点行业大模型国内领先,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与赋能应用生态更加完善。

  1,打造2—3个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5个以上AI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揭榜国家AI创新任务15项以上,产业链协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明显提高。

  2,打造10个左右AI产业集聚与赋能应用特色园区,培育20家左右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细致划分领域企业,加快构建资源集中、合作高效的产业集群。

  3,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算力总规模达到12EFLOPS。存储总量达到1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0%。

  4,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领域深层次地融合与赋能应用,培育推广200个“人工智能+”典型示范应用场景,争创国家AI行业应用示范基地。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产业升级是最困难的事情。因为升级意味着改变,意味着要走出舒适圈,意味着要面对未知,要面对不确定性。

  城市和人一样,喜欢确定性,厌恶不确定性,这是天性,很难改变。所有熟悉的永远都是好的,陌生的都是坏的,所以大多数人在舒适区里面无法自拔。

  而且,产业升级一件需要 费时费力、且回报周期很长的事情,不仅需要耐心资本的长期投入,更需要人才源源不断地支持。

  然而,即便如此,青岛也没有退路,摆在青岛以及众多城市面前的路也仅此一条。

  不破不立,大多数城市只能迎难而上,孤注一掷,准备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放手一搏,方能为自身创造机会和希望。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上一篇:2025年电力电缆行业现状与发展的新趋势分析

下一篇:汉缆股份:2024年实现盈利收入926亿 同比下降412%